您当前位置:乌鲁木齐天山大峡谷 >景区概况 >民俗风情 >浏览文章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的启示-民间艺术

发布时间:2009/10/29 17:21:24

       新疆地域广袤,民族众多,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丰厚。2005年11月25日,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标志着新疆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翻开了新的一页,对加强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拯救和传承工作起到了示范作用。

  “木卡姆在世界上分布地区很广,从中亚到中东的19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种类繁多。新疆木卡姆申报之前,阿塞拜疆木卡姆、伊拉克木卡姆、沙士木卡姆(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已被认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还是批准了新疆木卡姆。”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国际处调研员邹启山回忆起当年新疆木卡姆申报之时的情形说。

  与这些国家的木卡姆不同,新疆木卡姆是集民间和古典歌、舞、乐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篇幅宏大,结构完整。而除了木卡姆本身的艺术价值和魅力之外,更与新疆各级领导的重视、各有关部门及时的搜集、挖掘、整理等工作分不开。

  上世纪50年代,音乐家们找到了唯一能完整地演唱完全套十二木卡姆的维吾尔族著名老艺人吐尔地阿洪,用一台老式钢丝录音机录下了十二木卡姆的全部内容。用了将近6年时间,才将曲谱、歌词整理完毕。1960年正式出版了《十二木卡姆》,这才给后人留下了一部宝贵的财富。多少年来,木卡姆艺术在这部录音带的指导下,开始被人们传唱。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文化的社会作用越来越大,木卡姆申遗成功给新疆增添了一个强有力的品牌,提升了新疆的文化魅力,有利于新疆各民族民间文化特别是口头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保护、发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田青说。

  除了木卡姆外,阿依特斯、《玛纳斯》《江格尔》《格萨尔王》三大史诗等都享誉海内外。新疆还有6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几十名民间艺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如何保护这些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并与全世界共同分享这些遗产所蕴涵的独特文化价值是个巨大的工程。

 
 “2001年,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评选。这个项目申报有三个条件:艺术价值、处于濒危的状况、有完整的保护计划。这说明申报与保护并重,申报的同进就是保护的开始。而新疆在这个方面做的很出色。”邹启山说。木卡姆艺术的成功申遗后不久,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宣告成立。2005年至2014年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保护、传承计划概要也已经出台:为健在的木卡姆老艺人提供扶持,建立保护传承中心,做好维吾尔木卡姆教育传承,以及对维吾尔木卡姆有关的音、像、图、谱、器及文字资料进行全面的整理等项工作已经全面铺开。

  申报只是手段,是为更好地保护遗产而采取的一种措施。回到根本,珍惜、认识、爱护我们这些宝贵财富,或许才是最紧迫的任务,对于遗产本身的保护和发展有积极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包涵的历史、艺术、宗教、科学和教育等诸多价值,较之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而言,不可再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为脆弱和珍贵,它承载着人类各民族的历史记忆,这些记忆,在时间的推演中,是很容易被忽略和忘记的。虽然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被幸运地重视和保护起来,更多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文化却面临着被历史尘封、淘汰的命运,最后一点星火也逐渐淹没在人们的忽视和双手拆除之下。”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说。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张振涛也说,“世界上森林里消失的物种已达到70%,海洋里消失的物种达到50%。文化品种也面临同样的境遇。以地方戏曲为例,20世纪50年代时,我国共有367个传统戏剧剧种。然而,到目前已经消亡了100多种。一些极具特色的小剧种已成为戏曲史料,有的甚至没有留下任何音像资料。即使是仍然勉强留存的,大多数面临着后继无人、资金短缺、没有剧场、表演技巧消失等困难。”

  “对此,世界各国由许多经验可供我们借鉴。”张振涛举例说,法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国家。法国在制定保护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法律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文化遗产日”是法国人的首创。日本的“非遗”保护工作比中国提前了近半个世纪,日本从1955年开始了以工艺技术和戏剧、音乐等古典表演艺术为对象的“重要无形文化财富”及民间艺人的指定工作,首创了“人间国宝”保护体制,使那些曾经为社会所忽略的民间艺人也由此获得了相当高的社会地位,这些举措在抢救和保护无形文化遗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对其他国家乃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

  “发达国家保护文化遗产的历史经验,除了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方法提供重要借鉴外,还给我们带来不少有益启示,比如,有一套相对完整的法律保护制度,有一套遗产教育机制以唤起民众对遗产传承保护意识,需要有完备的机构和雄厚财政支持,保护才能切实运转施行等。”邹启山说。
 
                                                          信息来源: 新疆日报
关键字:
上一篇: 羊肉串的历史-民间艺术
下一篇:姑娘追-民间艺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