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乌鲁木齐天山大峡谷 >景区概况 >民俗风情 >浏览文章

维吾尔族民族工艺

发布时间:2010/7/19 17:55:08点击数(0)

    维吾尔人民勤劳勇敢,热情奔放,性格豪迈,并且能歌善舞,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还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手工艺术。绚丽多姿的服饰文化、风味独特的饮食文化与精美细致的手工艺文化便是维吾尔手工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维吾尔族民族工艺

                                                                                      服饰篇


    维吾尔族的服饰不仅形式清晰、纹饰多样,而且图案古朴、工艺精堪,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维吾尔族是一个爱花的民族,人们戴的是绣花帽,着的是绣花衣,穿的是绣花鞋,扎的是绣花巾,背的是绣花袋,衣着服饰无不与鲜花息息相关。

多帕

    维吾尔族不论男女老幼都戴绣有各种花纹的花帽(多帕)。维吾尔花帽不仅选料精良,且工艺精堪。花帽的图案与纹样千变万化,各不相同花帽的样式、花纹与图案也与各地域的环境有关,各地的花帽,都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维吾尔族花帽作为一种民族特有的工艺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每逢重大节庆活动,维吾尔族人都要精心绣制或选购小花帽装饰打扮自己;有的还将花帽高挂在屋内壁间,以增添房间陈设的艺术情趣;有时作为珍贵礼品馈赠亲朋好友和来自远方的宾客。

维吾尔族民族工艺

鞋靴

  维吾尔人穿著鞋靴是传统的习惯,历史久远,可追溯到千年以上。他们的先祖曾经是游牧于高山雪领,纵横驰骋在广阔的西陲边塞富饶土地上的游牧民族。穿靴便于骑射,也称其为保暖耐寒的“足衣”。维吾尔人的鞋多为牛皮面制作。在农牧区生活的劳动者大都自己制鞋。也有制作鞋、靴的民间工匠。由于经济生活的稳定,交通的便利,鞋、靴价格的合理,现代的维吾尔人也去商店买鞋穿。

维吾尔男装

  维吾尔族的服装一般都比较宽松,男装比较简单。年老的维吾尔族男子以黑色、深褐色等布料裁制,显得古朴大方。下身多著青色长裤,盖及脚面。讲究的男裤,则在裤角边继饰花卉纹样,多以植物的茎、蔓、枝藤组成连续性纹饰,显得雅致美观。  青年男装则显得朝气勃勃,复季为白色布面料缝制成合领式衣,其领口、前胸、袖口皆续饰花边,腰部束续花“波塔”(腰巾),其名“托尼”、或“叶克台克”,此衣装不仅淡雅、凉爽,穿著也极便利,再配上青色长裤,著皮靴,全身穿著融汇成浓郁的民族服饰特色,更显青春活力与健美。

维吾尔族民族工艺

维吾尔女装

    维吾尔族妇女衣服式样很多,农村妇女多穿宽袖连衣裙,外套黑色对襟背心;城市多穿西式短上装和裙子,衣料一般选用著名的“艾提莱斯绸”。丝绸的花纹如彩云飘飞,色泽明丽,浓郁华丽,透出创造者内含灵性的天赋。维吾尔人誉称它“玉波甫能卡那提古丽”,即给人们带来春天气息之意,美好的祝福。维吾尔族女子还喜爱耳环、手脱项链等作为装饰品。过去少女都梳十多条发辫,以长发为美。婚后一般改为两条,辫梢散开,头上别产月形梳子作装饰,也有将双辫盘成发髻者。

 

                                                                                      饮食篇

  

    维吾尔族是新疆从游牧民族较早转为定居农业的民族之一,但在她的饮食文化中,至今仍保留着许多游牧民族特有的风俗。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维吾尔族群众以面食为日常生活的主要食物,喜食肉类、乳类,蔬菜吃的较少,夏季多拌食瓜果。维吾尔族的主食种类很多,不下数十种,并善于用肉制作各种具有民族风味的食品,多采用爆、烤、涮、烧、酱、扒、蒸的制作方法,著名的佳肴有烤全羊、大盘鸡、馕包肉、手抓羊肉等,口味偏酸辣。

维吾尔族民族工艺

沙木萨(烤包子)

  沙木萨是维吾尔族喜食的传统食品,是逢年过节,招待亲朋好友的佳品,也常用来作为红白喜事时互相馈赠的礼品。在新疆广大城乡巴扎的饭馆、食摊随处可见,不仅深受维吾尔人的喜爱,也深受新疆其他民族的喜爱。沙木萨是将半肥的羊肉切成丁状,配以葱头沬、孜然粉、胡椒粉等调制成馅,用擀成很薄的死面皮包好烤制而成,烤熟后其色泽黄亮,肉嫩味鲜。

烤全羊

  选用羯羊或两岁以内的肥羔羊为主要原料,宰杀后剥皮,去其内脏及蹄,用一根钉有大铁钉的特制木棍贯穿羊身,并将羊脖子卡在铁钉上,然后用精白面、盐水、鸡蛋、姜黄、胡椒粉、孜然粉等配料调制成的汁均匀地抹在羊全身,放在特制的馕坑中,盖口焖烤约1小时左右即熟,全羊呈黄色。

维吾尔族民族工艺

烤羊肉串

  维吾尔语称之为“喀瓦甫”,是将上好鲜羊肉切成大小均匀的薄片,拌以葱头沫、黑胡椒,腌制约半小时,穿在铁签上,放在特制的烤炉上烤,并上下翻动。快熟时,再往羊肉串上撒以适量的辣椒面、孜然粉、精盐。其味咸辣、孜然香味扑鼻;其色呈焦黄、油亮。烤羊肉串时忌用明火。一般以优质无烟煤做燃料,烤肉时,点燃炭火,稍后待烟尽火旺时,再将羊肉串架在烤炉的槽上烘烤。

新疆大盘鸡

  新疆大盘鸡属清真小吃中聚餐方式食用的新派品种,因用大盘盛装鸡块而得名。在新疆流行已有近10年的历史,此品成菜后,红、白、绿、酱红几色相间,使人观后爽心悦目,口感微甜,辣中带麻,肉质软嫩爽口,特别适合2-5人的聚餐方式食用,是聚朋待友的一种风味佳肴,此小吃在新疆主要以回、维、哈、汉等民族消费为主。

维吾尔族民族工艺

手抓饭

  维吾尔语称“婆罗”,是用大米、羊肉、胡萝卜、洋葱、食油等原料作成的饭。因吃这种饭时多用手直接抓着吃,故俗称“抓饭”。抓饭的种类很多,除用羊肉做抓饭外,还有用牛肉、鸡肉、葡萄干、杏干、鸡蛋、南瓜等作辅料做成的抓饭,都有不同的特色。

  抓饭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不仅是维吾尔族群众家里常吃的美味佳肴,也是婚丧嫁娶、逢年过节用来招待亲朋好友的理想食品。

维吾尔族民族工艺

  古代称“胡饼”、“炉饼”,是维吾尔族人的主食。其种类达50多种,是用馕炕烤制而成,呈圆形。多以面发酵的面粉为主要原料,同时根据不同口味配以芝麻、葱头、鸡蛋、清油、牛奶、盐、冰糖等原料。最大的馕叫“艾曼克馕”,中间薄边缘略厚,中央有许多花纹,直径约有40—50厘米。最小的馕叫“托喀西馕”,直径约5厘米,厚约1厘米。

油塔子

  油塔子是维吾尔族群众喜食的一种面油食品。它色白油亮,层次很细,香软油多而不腻。油塔子的制作十分讲究,先用温水加酵母把面和好,发约一个小时,然后将面平铺在案板上擀薄拉开,越薄越好,抹上羊尾油,入笼蒸。油塔子不仅是维吾尔族待客的一种上乘主食,也是街头的风味小吃,在新疆城乡这种面食到处可见。

    维吾尔族民族工艺

    拉面

    拉面是维吾尔族日常主食之一,维吾尔语称“来格曼”,亦称拉条子,是用水和面,拉制而成,呈圆条状,拌菜吃。拉面的面柔韧细长,圆润滑爽,吃起来别具风味。做拉面要掌握好和面和技制两个环节。和面时要放适量的精盐,尝起来略咸即可。面和得不宜过硬,稍软为宜。在拉时,只要轻轻捏住两头,往长里抻,再折回来抻,最后拉得细似挂面即可。拉面常用的配菜是过油肉、青椒炒羊肉、圆白菜炒羊肉和芹菜炒肉等。

    维吾尔族民族工艺

    曲曲儿

  类似汉族的饺子和馄饨之间的一种面食,其形状像饺子,但做法又像馄饨。先将肥羊肉切成小肉丁,再加洋葱沬、精盐、孜然粉、胡椒粉和少许的水拌成馅。把和好的面擀成薄片,切成方形片,将肉馅包在面片里。然后将曲曲儿下到肉汤里,汤里放些揉碎的薄荷叶或香菜沬。皮薄馅嫩,散发出特有的香气,风味别具特色,十分爽口。

                                                                                      器物篇

    维吾尔族工匠技术精湛,各种各样的手工艺品充分显示出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地毯、玉雕、腰刀、日用铜器、木器、陶瓷等,大都线条流畅,色彩鲜艳,做工非常精细,散发着浓郁的民族生活气息。

维吾尔族民族工艺

地毯

  新疆是中国地毯的发祥地。早在2000多年前,新疆和田一带就盛行织毯了。如今流行于中国西北地区的“仿古毯”、华北一带的京津式地毯、江南一带的苏杭式地毯,其历史渊源,都可追溯到新疆地毯。新疆地毯的图案和色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浓厚的地方色彩,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英国、美国、德国等博物馆及许多艺术品收藏家,都珍藏着新疆地毯。目前,新疆地毯作为“东方式”地毯运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墨玉小刀

  墨玉小刀,是折叠式小刀,一般全长13厘米,刀长5-6厘米,最小的全长9厘米,刀长4厘米,宽度0。5厘米。刀柄分为两片,用黄铜铸造,刀柄背用一条弹性钢条将两片刀柄连接起来,刀柄双侧用红、兰、绿、黄各种颜色的有机玻璃做成各种工艺图案。刀身为尖状,用钢材打造,外观精巧,刀刃锋利,携带方便,一般串在钥匙串上,可作腰饰。下馆子、逛街、旅游随时可派上用场,用来割肉、切瓜、削果皮。墨玉小刀的工艺价值和使用价值远远超过本身的经济价值,是馈赠亲朋好友的好礼品。

维吾尔族民族工艺

    和田玉

    和田玉为软玉,是由一种矿物透闪石组成简单矿物集合体。特点是质地细腻,颜色鲜美。白如羊脂,黑如纯漆;性兼刚柔,硬如玻璃,韧似榆木。具有透明感,富有光泽度。古代皇帝和诸候们都曾用它雕琢印章、礼器和玉衣等。人们常用它做炉、鼎、瓶、食器、酒器、水器和首饰等,深受欢迎,供不应求。

    和田“艾提莱斯”花绸

    和田是丝绸之路上著名的丝绸之乡,蚕桑总产达到全自治区产量的70%以上。艾提莱斯是和田的特产,花绸质地柔软,轻盈飘逸,尤其适于夏装。布料一般宽幅仅40厘米,图案呈长条形,有的呈二方连,错落有致的排列;有的为三方连,交错排列。艾提来斯绸色泽十分艳丽,与沙漠边缘单调的环境色彩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维吾尔族人民对现实和未来生活的热恋和追求。

维吾尔族民族工艺

    木制器皿

    维吾尔族人民用木头制做木碗、木盘、木勺等木器的历史悠久,在距今两千年左右的古墓中,增挖掘出一些木盆、木盘、木碗等珍贵的木制器皿。这些木制品是用银白杨、泡桐、柳树、杏树、枣树、桑树等木料制成的。用专门的金属刮器刮成,再刻上花。根据生活需要,工匠们制出了木盆、木盘、木桶、大木碗、小木碗、盘式肉墩、木缸、研钵、木勺等10多种。制做生活用木品时,人们都选择有韧性、无毒、无异味、不易变形的木头作原料。

维吾尔族民族工艺

    民间印染

    维吾尔民间印染以它特有的装饰趣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受到人们的喜爱。尽管现代纺织印花工艺日益更新,给市场不断增添款式新颖的机印花布,但维吾尔民间印染布仍然保持着异彩独秀,不光少数民族喜爱,旅游的国内外客人都喜欢买几块,作为丝绸之路旅游纪念品。维吾尔民间印染工艺是用木刻印模把图案直接压印在染色布上,并采用传统的植物质和矿物质染料,如槐籽、桑树根、核桃皮、茜草等,因而特具一种稚拙、古朴的魅力。


关键字:
上一篇: 魅力喀纳斯 向传说中的“湖怪”进发-民间艺术
下一篇:没有了
0